Search

職場上,許多人會把「我只是講話比較直」掛在嘴上,彷彿別人應該要原諒包容;要不然就是反將一軍,當對方抗...

  • Share this:

職場上,許多人會把「我只是講話比較直」掛在嘴上,彷彿別人應該要原諒包容;要不然就是反將一軍,當對方抗議時會說:我又沒那個意思,是你想太多、太敏感了!

這樣的人,若是主管,可能會常常覺得別人不配合,一片好心卻得不到大家喜愛;這樣「講話直」的人,若身分是部屬,可能常常覺得社會不公,大家都針對我、排擠我,對於自己的「傷人」毫無自覺;而影響最大的要算是服務業從業人員了,若是面對客戶常常白目,好意卻引發生氣,也難怪績效不好、做事不順。

你可以試著透過以下方式的提醒,好好透過練習試著表達真正的感受,更重要的是,有些時候,該勒住自己的嘴巴:

1. 別專注於提醒對方缺乏的:有些人很好心,注意力總是擺在你遺漏的或是疏忽的地方,觀察到了,然後出聲提醒你,乍看之下都是好人好意,但這樣的人不會受歡迎,有時沒看臉色,對方已經自己覺察了,就不必再多此一舉的提醒疏漏處,讓人覺得是被挑錯或是監看。

2. 我不受傷,不代表你不會:每個人的家庭背景與個性不同,有人習慣於直來直往互酸當有趣的溝通文化,有人卻是出身於客客氣氣說話修飾的家庭環境,沒有所謂好與不好,只能尊重別人會受傷的底線,不能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習慣的文化。

3. 嘲笑別人,不是幽默:不知道為何有人認為嘲笑別人,是一種幽默?自嘲或許有時候是幽默,當我們能用平靜的心情、另類的觀點,將你對事情的看法輕鬆的說出來,就是一種幽默。但,請勿幫他人擅自決定幽默的劇本,主角是他飾演的,不是你。

4. 避免誇張或是蓋棺論定式的用詞:「你怎麼老是做不好?」、「你就是不用心!」、「對你,我是有點不放心。」以上這幾句話都是以偏概全的推論,可以分別修正為:「你最近出錯頻率比較高,發生什麼了嗎?」、「若是已經提醒你,還是會忘記,那我們要不要一起想一個有用的方法?」、「現階段可能還沒辦法完全交給你,只要你做到…,我就可以完全讓你獨立作業。」
(同步刊登於新光人壽員工內部刊物)


Tags:

About author
馬度芸諮商心理師(諮心字第1978號),專長為夫妻諮商與衝突處理、EFT情緒取向伴侶諮商、職場人際與生涯探索、企業主管教練式諮商、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、親密關係工作坊帶領、同理心培訓企業講師。 目前諮商服務僅提供台中地區,合作單位包括喆方心理諮商所、台中張老師等,欲進一步洽詢機構地點時段電話收費等請透過訊息,其他合作邀約請私訊粉絲團,度芸會盡快回覆,謝謝。
馬度芸,主播、作家、廣播主持人、企業培訓講師、諮商心理師、人妻、追求信仰的人、開放六感體驗生活與哲學的自己......至今,朝著成為自我陪伴與陪伴他人自我的,馬度芸。
View all posts